尚在茁壯的嬰孩,設計教育的現況與挑戰
[文字/ 楊菡茹]
翻開報章雜誌,發現臺灣學生近年在世界設計大獎的表現卓越超群,很多人直呼,臺灣設計的年代終於到來,政府也開始積極補助相關發展計畫,但揭下光鮮亮麗的外殼後,現況中的內部根基結構穩定嗎?
翻開報章雜誌,發現臺灣學生近年在世界設計大獎的表現卓越超群,很多人直呼,臺灣設計的年代終於到來,政府也開始積極補助相關發展計畫,但揭下光鮮亮麗的外殼後,現況中的內部根基結構穩定嗎?
一、得獎還不夠,實用才重要
臺灣得獎作品一字排開,充滿令人驚艷的創意思維,國際大獎看重的「原創性」,皆在作品中展露無遺。但事實上,產品設計僅是整體設計流程的開端,是將概念具體化的過程,在此步驟中創意發想的確扮演重要角色。不過就好像時裝秀,充滿前衛設計與剪裁,可是若要在日常生活中穿著,將產生諸多不便。換言之,得獎只是設計漂亮第一步,如何啟動續航力,更是我們需要深思的課題,而這一切有賴設計界與產業界的結合與共事。
首要之務即是原創性設計,如何進行普及化運用。要點在於,重視產業界及日常生活需求。一方面透過產學合作,讓學生及早接觸市場趨勢,並加深對產業界的理解,藉此讓天馬行空的創意有落實的基地。另一方面,加強使用者經驗研究及測試,讓產品不僅是櫥窗精緻的展示,而是貼近真實生活使用需求的助手。新穎的創意,更需要人性化設計。但人性化是無法在實驗室達成的品質,它需要走入生活環境,一步步測試使用流程是否適切,一次次了解使用者是否得心應手。唯有如此,我們的設計才能「始終來自於人性」。
二、教育界的創作,產業界的接收
其次,師資培育也是重要課題。臺灣早期製造業大量代工模式,使得追求創新設計的相關學系並不受重視,所需師資能量也尚未匯集。但隨著臺灣日漸轉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模式,設計創新等需求大增,相關科系也隨之蓬勃發展。在這波趨勢中,學生大量湧入,但師資需求卻未跟上。尤其設計是重視實做的學科,每門課程師生比若差距過大,將全面影響學習成效。此外,設計實作所需硬體設備,也是學校普遍缺乏的資源,在強調軟體人才的同時,輔佐的硬體工具,也是需一併提升的資產。
再者,於製造業代工模式下,建立起的制式化學習模式,往往限制學生發展的可能。成績掛帥及按部就班的教學方法,使得學生傾向於以固定僵化的模式面對挑戰。威權教育則促使學生,習慣以容易獲得認同的傳統方式解決問題。這些根植於教育模式塑造出的認知慣性,已大大侷限創意發想的空間,因此新型態的教學模式必須被發展。唯有從教學根本性刺激修正起,開發更多元及跳躍性思考的教學互動法,才能使學生們的創意真正展翅飛翔。
然而教育界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,仍舊需要產業界同步更新經營思維,才能適應這波「三高人才」─高彈性、高變動、高美感。設計人創作的彈性,往往與傳統上下班時間相牴觸。隨靈感波動的產值,也使按時程發展的計畫充滿變數。對設計美感的專一及堅持,更可能造成產業成本的提升。但對於現有規矩的挑戰,或許正是觸發新靈感的必經過程。若不按牌理出牌更能發出王牌,那產業界勢必也得學習對堅持規則鬆綁,並試圖從磨和中發掘雙贏的合作模式。
三、跨領域合作,生活動起來
正如同前方所述,產品設計僅是開端,它需要更多產業及使用者測試才能臻於完整,這樣的流程正好點出現今設計的特性──跨領域,單一領域知識的設計已無法滿足日常生活的複雜性。比如說:若要設計長者使用的拐杖,我們同時需要工業設計師、職能治療師、產品製造商等專家意見。不僅如此,我們還須尋求使用者─眾多長者,來測試拐杖是否合用。這些知識蒐集的過程,都再再證明跨領域整合的重要性。當一個產品涵蓋的知識層面越廣,它才更能兼顧眾多消費者面向的需求。
跨領域的另一層意涵,則是跨出專業設計,走入真實生活領域。亦即,設計最終目的是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,而不僅是創造一項新產品。具體來說,當我們面對長者用藥問題時,如何設計一個提醒準時用藥的流程,比發展一個顯眼的藥盒來得有效。但如果藥盒本身,即具備提醒效果,那就是完美的整合設計,因為設計目的已從藥盒美觀與否,晉身為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工具。換言之,設計本質應是解決問題的能力,運用此能力設計師能提出眾多改變現況的方式,製造新產品僅是其中一種。因此設計師應避免侷限自我,或過度耽溺於產品的製造與美化上,反而更應該走入真實生活,從中提煉設計的概念與想法,讓成品跳出設計的高塔,邁入生活需求的水平上。
總結來說,得獎光環讓我們看見臺灣設計的希望,但如何落實成具體改變,則還有段長路待大家努力。首先,推動產學合作、加強使用者經驗測試,藉此提升設計產品實用價值。其次,一方面藉由擴充設計師資與相關設備,增進學生學習成效。另一方面,透過彈性化的產業管理機制,激發設計人才獨特性,創造雙贏產值。最後,重視跨領域知識的運用,讓設計解決實際問題,成為改善生命的動力。唯有如此,設計才能真正紮根於生活中,並綻放其改變力量。
臺灣得獎作品一字排開,充滿令人驚艷的創意思維,國際大獎看重的「原創性」,皆在作品中展露無遺。但事實上,產品設計僅是整體設計流程的開端,是將概念具體化的過程,在此步驟中創意發想的確扮演重要角色。不過就好像時裝秀,充滿前衛設計與剪裁,可是若要在日常生活中穿著,將產生諸多不便。換言之,得獎只是設計漂亮第一步,如何啟動續航力,更是我們需要深思的課題,而這一切有賴設計界與產業界的結合與共事。
首要之務即是原創性設計,如何進行普及化運用。要點在於,重視產業界及日常生活需求。一方面透過產學合作,讓學生及早接觸市場趨勢,並加深對產業界的理解,藉此讓天馬行空的創意有落實的基地。另一方面,加強使用者經驗研究及測試,讓產品不僅是櫥窗精緻的展示,而是貼近真實生活使用需求的助手。新穎的創意,更需要人性化設計。但人性化是無法在實驗室達成的品質,它需要走入生活環境,一步步測試使用流程是否適切,一次次了解使用者是否得心應手。唯有如此,我們的設計才能「始終來自於人性」。
二、教育界的創作,產業界的接收
其次,師資培育也是重要課題。臺灣早期製造業大量代工模式,使得追求創新設計的相關學系並不受重視,所需師資能量也尚未匯集。但隨著臺灣日漸轉向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模式,設計創新等需求大增,相關科系也隨之蓬勃發展。在這波趨勢中,學生大量湧入,但師資需求卻未跟上。尤其設計是重視實做的學科,每門課程師生比若差距過大,將全面影響學習成效。此外,設計實作所需硬體設備,也是學校普遍缺乏的資源,在強調軟體人才的同時,輔佐的硬體工具,也是需一併提升的資產。
再者,於製造業代工模式下,建立起的制式化學習模式,往往限制學生發展的可能。成績掛帥及按部就班的教學方法,使得學生傾向於以固定僵化的模式面對挑戰。威權教育則促使學生,習慣以容易獲得認同的傳統方式解決問題。這些根植於教育模式塑造出的認知慣性,已大大侷限創意發想的空間,因此新型態的教學模式必須被發展。唯有從教學根本性刺激修正起,開發更多元及跳躍性思考的教學互動法,才能使學生們的創意真正展翅飛翔。
然而教育界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,仍舊需要產業界同步更新經營思維,才能適應這波「三高人才」─高彈性、高變動、高美感。設計人創作的彈性,往往與傳統上下班時間相牴觸。隨靈感波動的產值,也使按時程發展的計畫充滿變數。對設計美感的專一及堅持,更可能造成產業成本的提升。但對於現有規矩的挑戰,或許正是觸發新靈感的必經過程。若不按牌理出牌更能發出王牌,那產業界勢必也得學習對堅持規則鬆綁,並試圖從磨和中發掘雙贏的合作模式。
三、跨領域合作,生活動起來
正如同前方所述,產品設計僅是開端,它需要更多產業及使用者測試才能臻於完整,這樣的流程正好點出現今設計的特性──跨領域,單一領域知識的設計已無法滿足日常生活的複雜性。比如說:若要設計長者使用的拐杖,我們同時需要工業設計師、職能治療師、產品製造商等專家意見。不僅如此,我們還須尋求使用者─眾多長者,來測試拐杖是否合用。這些知識蒐集的過程,都再再證明跨領域整合的重要性。當一個產品涵蓋的知識層面越廣,它才更能兼顧眾多消費者面向的需求。
跨領域的另一層意涵,則是跨出專業設計,走入真實生活領域。亦即,設計最終目的是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,而不僅是創造一項新產品。具體來說,當我們面對長者用藥問題時,如何設計一個提醒準時用藥的流程,比發展一個顯眼的藥盒來得有效。但如果藥盒本身,即具備提醒效果,那就是完美的整合設計,因為設計目的已從藥盒美觀與否,晉身為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工具。換言之,設計本質應是解決問題的能力,運用此能力設計師能提出眾多改變現況的方式,製造新產品僅是其中一種。因此設計師應避免侷限自我,或過度耽溺於產品的製造與美化上,反而更應該走入真實生活,從中提煉設計的概念與想法,讓成品跳出設計的高塔,邁入生活需求的水平上。
總結來說,得獎光環讓我們看見臺灣設計的希望,但如何落實成具體改變,則還有段長路待大家努力。首先,推動產學合作、加強使用者經驗測試,藉此提升設計產品實用價值。其次,一方面藉由擴充設計師資與相關設備,增進學生學習成效。另一方面,透過彈性化的產業管理機制,激發設計人才獨特性,創造雙贏產值。最後,重視跨領域知識的運用,讓設計解決實際問題,成為改善生命的動力。唯有如此,設計才能真正紮根於生活中,並綻放其改變力量。